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推介)左鹏军:近代戏曲与文学论衡

左鹏军 古代小说网 2020-11-15

《近代戏曲与文学论衡》,左鹏军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4月版。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分为两部分:

1

 一是近代文学总体变革趋势、重要创作现象、学术史经验的反思与重估,在学术观念、研究方法与思想视野意义上认识和推进近代文学研究的发展。如对近代文学研究中长期存在的新文学立场的反思、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中存在缺失的反省,对甲午战争与近代诗风转变、江湜诗歌创作与道咸诗风、黄遵宪诗歌创变、诗学观念与思想经验、丘逢甲台湾情结与广东认同的深入考察,对陈融《读岭南人诗绝句》批评史与文体史意义、詹安泰诗学观念与创作趣味、黄咏雩诗中兴亡感慨与家国情怀的专题论述,对阿英近代文学研究及其学术史意义、钱钟书的黄遵宪论及其方法论意义的学术内省,都明显深化或拓展了近代文学研究观念、思想方法与相关问题的研究。

2

 二是近代戏曲重要创作现象、变革趋势及其戏曲史意义的专题论析,在文献史实、形式变革、文化转换意义上深化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如对近代传奇杂剧创作中传统主义观念的关注,对梁启超小说戏曲中的粤语现象及其文体意义、郭则沄《红楼真梦》从小说到戏曲的文体转换及文化内涵、洪炳文戏曲创作与近代戏曲创变的细致考察,对以往研究甚少或未被关注的戏曲家汪石青、陈栩、蔡寄鸥、顾佛影、姚鹓雏、李新琪、王蕴章、王钟麒、吴承烜、卢前、顾随等戏曲创作及其意义价值的专题论述,对吴梅弟子的传奇杂剧创作及其戏曲史意义、抗日战争时期的传奇杂剧创作及其戏曲史意义的论析,都有力推进和开拓了近代戏曲的研究深度与关涉领域。

 本书的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发表后尝受到关注并得到高度评价,在近代戏曲与文学研究领域处于领先水平,反映了近代戏曲与文学研究的近期进展,对相关研究领域也具有参考价值。


目 录

序……吴承学


上辑  近代文学新论

近代文学研究中的新文学立场及其影响之省思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中的一种普遍性缺失

甲午战争与近代诗风之创变

江湜诗歌与道咸诗风

黄遵宪的诗歌创变、诗学观念文化选择与思想经验

丘逢甲的台湾情结与广东认同

论诗绝句的集成与绝唱

——陈融《读岭南人诗绝句》的批评史和文体史意义

詹安泰的诗学观念与创作趣味

黄咏雩诗中的兴亡感慨与家国情怀

近代文学的自觉和奠基

——阿英的近代文学研究及其学术史意义

钱钟书的黄遵宪论及其方法论意义


下辑  近代戏曲探析

论近代传奇杂剧中的传统主义

梁启超小说戏曲中的粤语现象及其文体意义

从小说到戏曲:《红楼真梦》的文体转换与文化内涵

洪炳文的戏曲创作与近代戏曲的创变

汪石青戏曲创作考论

陈栩戏曲创作与相关史实考辨

蔡寄鸥的传奇创作及其戏曲史意义

顾佛影杂剧的本事人物与情趣意旨

姚鹓雏戏曲的史实时事与感慨寄托

李新琪《金刚石传奇》考述

王蕴章戏曲创作考述

王钟麒戏曲创作考论

吴承烜生平事迹与戏曲创作考辨

卢前戏曲的本事主旨与情感寄托

顾随杂剧的体制通变与情感寄托

吴梅弟子的传奇杂剧及其戏曲史意义

最后的呐喊与坚守

——论抗日战争时期的传奇杂剧


后记

后  记


左鹏军


 本书中的文字,大多完成于近十年间,其中一部分是近代文学研究,一部分是近代戏曲研究。无论是从概念关系和实际内容来看,还是从我个人学习和研究的具体情况来看,近代文学和近代戏曲都是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并有可能走向统一的。

 在近些年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特别是在老师们的教导下,依次经历了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阶段的学习之后,我也还算是比较有意识、比较努力地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并希望从中获得尽可能深切的学术经验,尽管知与行之间在我总是存在如此明显的差距。

左鹏军教授

 不管怎样理解或评价一般所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一代有一代之学术”等说法,也不管是刻意强调其中的差异性还是更多关注其间的连续性,都应当承认,学术研究的时代差异、代际差别甚至区域特点还是明显地存在的,并对不同时期的学术风气、学术观念、研究方法、研究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迅速变革和政治文化环境的深刻变化,特别是某些改变或决定历史走向的重大事件的发生,使几十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其中有些现象可能是进步的表征,比如学科自觉意识显著增强、研究范围逐渐扩大、研究内容不断丰富、涉及文体有所增加、文献史实基础愈来愈厚实、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研究队伍也逐渐壮大,等等,就可以理解为中国近代文学研究逐渐走向成熟、建立自信并愈来愈多地赢得相关领域研究者关注甚至尊重的明显标志。

 同时,另一些值得注意的情况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并有进行反思的必要,比如一些空疏的概念、单调的范畴被广泛运用并强势地占据了学术制高点、学术话语体系发生根本性变革且被置换为缺少传统文化根基的另一套表述方式、肤廓宏大的阐述代替了深入具体的分析、单纯的知识讲述冲淡了对于文体形式和文学语言的体悟、雄辩的论述冲淡了对于优秀文化传统的温情、空洞的思想阐发代替了对于传统文学艺术美的品味,等等。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管林、钟贤培主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年版。

 从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发展进步的角度来看,这些现象不能不引起研究者的注意。本书中关于中国近代文学总体变革趋势、重要创作现象、学术史经验的反思与重估等内容,就是希望能够在学术观念、研究方法与思想视野的意义上认识和反思这些问题,以期推进近代文学研究的发展。这样说,并不是自认为有什么高明或超脱之处,只是说说自己在教学和研究中时常产生的困惑与苦恼,也想表达那么一点个人的心愿或期待。

 不论是从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角度来看,还是从中国戏剧史研究的角度来看,近代戏曲都还是一个相当薄弱、亟需加强的领域。这是我在近二十年的学习和研究中逐渐形成的一个看法,而且这个看法似乎有愈来愈明晰、愈来愈坚定的倾向。虽则如此,自己所做的研究却并不多,而且具有相当明显的局限性。

《晚清民国传奇杂剧考索》,左鹏军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我对于近代戏曲的研究,实际上只涉及空前复杂的中国近代戏剧史中一个相当小的部分,即传奇杂剧文献史实、作家作品与历史演变的若干考察而已,还远不能说形成了深入系统的看法。但是已有的学术经验总是让我觉得尽管近二十年来的近代戏曲研究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有关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也得到明显提升,但是,从中国近代文学各文体、近代戏曲与戏曲文献、中国戏曲古今演变研究的角度来看,对于近代戏曲的意义价值、学术可能的认识仍然需要加强且有得到加强的可能。

 比如在尽可能充分扎实的文献考订与史实辨析基础上,对于近代戏曲史上重要作家作品、创作现象、变革趋势及其戏曲史意义的专题论析,从而细化和深化对近代戏曲及相关戏曲史、文学史问题的认识,对于近代戏曲史上多种戏曲剧种之间的异同和关联、中国戏曲的雅俗之变及其间留下的经验教训,等等,还有许多研究工作需要开展。

 本书关于近代戏曲的专题研究就从一些方面反映了这种认识,可以说是自己近年来在近代戏曲研究方面留下的几点足迹,也希望这些探索能够成为自己继续进行相关研究的基础。我知道,这些文字大多还只是初步的探讨,远不够深入全面,还有一些更有难度的研究尚未开展。假如这些文字能够对他人的研究也有一点参考借鉴的价值,那就更令我喜出望外了。

《近代传奇杂剧研究》,左鹏军著,广东高教出版社2011年版。

 为了编定这本篇幅不短的书稿,颇用了些时间和精力,比如结构的设计、内容的排序、文字的修改、注释的统一等。这于我,当然是必须努力从事的份内工作,而且是带着比较愉悦的心情去完成的。不能忘记而且觉得幸运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一如既往地得到了许多师友的关心帮助,特别是我不同学习阶段的老师们、所在学校的同事们和海内外各地相关专业的朋友们,没有这些情谊和支持,本书不可能得到以现在这样的方式面世的机会,这是我必须表示衷心感谢的。

 当我以此书向著名学者吴承学教授请序的时候,内心是颇有些惶恐不安的。这不仅是因为我知道吴老师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而且明白这些文字实在难入他的法眼。可是一向律己甚严、待人宽厚的吴老师不仅没有拒绝我的不情之请,还利用假期的时间把这本如此庞杂枯燥的书稿读完,写下了对我多有提点褒奖的长序。这于我,既是难得的教益,也是珍贵的记忆。

 上海古籍出版社李保民先生是我非常敬重的学者型编辑,不仅玉成了多种古典文学著作的出版,如“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中国近代文学丛书”中的多种,而且在古籍版本、古典诗词、近代文学、吕碧城研究等多个领域有着精深造诣。多年来李老师一直关心着我的研究并在许多方面予以大力帮助,此次又热情地促成了本书的出版,还在工作非常繁忙的情况下亲自过问编辑、出版中的诸多细节,花费了许多心力。

《晚清民国传奇杂剧史稿》,左鹏军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为了本书的编辑出版,曾与我有同校同系之谊的阮帼仪博士做了大量专心细致、高水准严要求的编辑工作,纠正了我的疏失,减少了书稿中的错误,保证了书稿的编校质量。这种敬业精神和珍贵情谊都令我感佩难忘。

 本书中的文字,绝大部分曾在海内外多种报刊上发表过,得到了多位报刊编辑的青睐和帮助,借此次修订汇集出版的机会,向这些报刊的各位编辑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天地人构成的时而众声喧嚣、时而阒然无声的大千世界里,在匆匆而过、瞬息万变的广袤时空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许许多多的事情。从一个角度看,许多人和事都是相同的,所谓太阳底下无新事;从另一个角度看,一切人和事又都是不同的,所谓凡物莫不相异。许多东西悄无声息地走过,没有也不需要留下任何痕迹;许多东西则显得澄澈而明亮,值得回味并可能成为长久的记忆。

 对于我而言,这一年也有一些特别值得流连和记忆之处,特别是回首往事的时候。今年是我考上大学三十六周年,是我离开家乡南来求学二十八周年,是我硕士生毕业二十五周年,是我考取博士生二十周年,也是我博士后出站十四周年。这样一步一步艰难而幸运地走过来,不知不觉之间,自己已不再是学生们心中的年轻教师了。

 这么多年求学过程中所经历的一切,特别是在重要问题上、在关键时刻得到的老师们的督促、指教、关怀、帮助,虽然一直不敢忘怀,但是一向后知后觉的我,当时似乎没有真正意识到其中的意义,也没有真正体会到当时一件事情、一个选择在后来可能发生的重要作用或深刻影响。

《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与史实研究》,左鹏军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

 现在教书的时间长了,自己的学生也多了,年纪慢慢长了,生活工作经验也渐渐丰富了,对当年的往事才有了愈来愈真切的领悟,而我的老师们都已经是七八十岁的老者了。每每想起这些,心中颇感难安,总觉得自己努力不够,没有很好地体会老师们的良苦用心,更怕辜负了老师们的恩情,当然心中更是充满了感激之情。我愈来愈深切地意识到,假如没有各个阶段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传道授业、悉心栽培,就不会有今天的我。

 因此,我想把这本小书作为一个老学生的一篇新作业,呈送给老师们,请老师批改指教,也想借这本小书出版的机会,祝愿我敬爱的老师们健康安泰!我也想把此书作为向父母双亲的一个汇报,更想借此书出版的机会,祝愿给予我各种关怀帮助的南北亲人快乐安康!

 我一直觉得,在当今这个时代,在当前的条件下,我能够像现在这样较少受到其他干扰,能够比较专心地读书、教书、研究、思考,在这种精神活动过程中享受学问的乐趣、实现自己的价值,是一件幸运甚至是奢侈的事情。随着环境和自身的变化,我对这一点有了更加深切的体会。既如此,唯有继续努力前行,才是心灵所依、理想所在的方向。

左鹏军

2016年10月20日于广州

作者简介

 左鹏军,1962年生,吉林梅河口市人。199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2002年复旦大学博士后出站。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岭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小说分会副会长。

 主要学术领域为中国近代文学、中国戏曲史、岭南文学与文化。已出版《文化转型中的中国近代戏剧》(1999)、《近代传奇杂剧史论》(2001)、《近代传奇杂剧研究》(2001,2011)、《黄遵宪与岭南近代文学丛论》(2007)、《晚清民国传奇杂剧史稿》(2009)、《近代曲家与曲史考论》(2013)、《近代文学与学术史观》(2015)、《岭南文献与文学考论》(2016)等著作,点校《伏敔堂诗录》(2008)、《詹安泰全集·诗词集》(2011)等,在《文学遗产》、《近代史研究》、《文献》、《文史》、《戏剧艺术》、《戏剧研究》、《中国文学学报》、《清末小说》等国(境)内外报刊发表论文多篇。主编学术集刊《岭南学》、“岭南学丛书”、“岭南文化研究丛书”,参加编写《广东近代文学史》(1996)、《晚清岭南文学研究》(2003)、《中国近代文学史》(2013)等。

 专著《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与史实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0)。《晚清民国传奇杂剧史稿》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2011),《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与史实研究》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2013)、教育部第七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2015)。

【相关阅读】

左鹏军:岭南文献与文学考论

吴承学:类书与文学批评


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苹果手机用户可长按并“识别图中二维码”打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